• 辛夷混淆品—黄山木兰的鉴别

    李建良,雷声宏

    对黄山木兰商品2月上旬花蕾,11月下旬花蕾的性状描述,并与正品辛夷三个种进行TLC、UV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黄山木兰与正品辛夷在TLC上有明显区别,UV区别不甚明显。

    1994年02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89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二阶导数光谱荧光光谱法鉴别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

    程秀民,任健,高颜惠,田进国,王科元

    为了鉴别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本文应用紫外吸收光谱、二阶导数光谱和荧光光谱技术,样品用极性溶剂和非极性溶剂进行提取,建立了中药材科学的鉴别方法。方法简单、快速。结果表明,药材两种提取物的光谱,尤其是二阶导数光谱,具有确切、明显的鉴别特征。

    1994年02期 3-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163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 ]
  • 十一种中成药中阿魏酸的薄层鉴别研究

    任延军,李松林,崔熙

    <正>由于中成药药味多,成分复杂,薄层色谱鉴别法已成为当今控制中成药内在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当归和川芎具有活血化瘀,调经补血功效,临床应用极其广泛,并已证明它们共同含有的阿魏酸是其活性成分之一。中国药典90版一部所收载的275种中成药中有66种含有当归或川芎。并有许多中成药中当归或川芎是主要药味。但是这部分中成药还没有满意的质量控制方法。本文首先对活血止痛散等7种药典收载品种及补血调经丸等4种药厂生产的中成药进行了薄层色谱鉴别研究,为保证中成药的内在质量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1994年02期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24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蛤壳及其混淆品的性状鉴别

    朱从法

    <正>蛤壳为常用的动物药,具有清热化痰、软坚散结、制酸止痛之功效。《中国药典》1990年版收载的蛤壳为帘蛤科动物文蛤Mere-trix meretrix Linnaeus或青蛤Cyclinasinensis Gmelin的贝壳。但市场上常将蛤蜊科动物四角蛤蜊Mactra gudradrangularisDeshay或西施舌M.antiauata Spengler的贝壳作蛤壳药用。两者来源不同,功效有别,不可混用。现将主要特征分述如下。

    1994年02期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8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中药香附炮制沿革的探讨

    金业全

    本文概述了古今香附炮制工艺的沿革、炮制目的及临床应用,为当前研究和制定合理的香附炮制工艺提供参考。

    1994年02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19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隔砂焖煅卷柏炭

    温宝林,王小玲

    <正>卷柏的药用部份是干燥的全草,枝丛生,质脆易断。卷柏炭具有化瘀止血的功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85年版)规定用武火炒至外呈焦黑色,内呈焦褐色为度。卷柏质地轻松,极易灰化,用炒炭法炒至药典规定的程度,其火候极难掌握。笔者在实践中采用隔砂焖煅的方法炮制卷柏炭,确能达到上述要求,现介绍如下。

    1994年02期 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9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红参加工工艺的改革初探

    曲思明,武祥恩,辛继兰

    关于红参的加工方法,多因袭传统的方式进行,条件控制差异性大。本文采用高压灭菌柜和远红外线设备加工红参,加工条件易于控制,可重复性强,出参率高,质量标准恒定。

    1994年02期 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59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 ]
  • 珍珠母的传统加工方法与质量

    万永奇

    <正>近年来,由于珍珠母的加工方法费时、费力,经济效益差,以及河蚌贝壳源混乱等原因,致使出现了假劣珍珠母充真销售、使用,影响了医疗效果,也使珍珠母的医疗配方及成药生产经常发生短缺。我县陶庄珍珠母加工场,加工珍珠母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所生产的珍珠母全部经当地医药药材站收购,调往全国各地年产量在三十多万公斤。广泛用于中成药的生产及中药饮片配方。现将珍珠母的传统加工方法与质量要求介绍如下:

    1994年02期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6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蜜炙甘草小改革

    李挺山

    <正>甘草经蜜炙具有补中益气功效。早在唐代孙思邈的《千金翼方》中就有蜜炙甘草的记载。甘草的炮制方法是:先将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后,加入甘草片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炒至一定程度。此法被广泛运用,但存在一定弊病;炙成品色泽暗淡,粘手且久凉不散,易回潮,生虫、发霉。炼蜜较粘稠,又不易进入甘草组织内部,用蜜量也较大。鉴于此我对传统的炮制方法进行了改革,采用酒蜜炙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994年02期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0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介绍几种饮片炮制机械

    王彪

    <正>中药饮片生产是中药工作中最薄弱的环节。全面提高中药质量特别是饮片质量成为当前中药炮制工作的重点。千百年来,中药加工炮制一直是沿用着简单落后的生产方式,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中药的供应量与日俱增,用手工加工炮制的陈旧生产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形势的要求,因此,实现中药炮制的机械化是提高中药饮片质和量的关键措施。近年来,不少地方研制了各种不同用途的加工炮制机械,对提高生产效率,提高药品质量,满足治病用药的需要起到了积极作用。我们应吸取成功的经验,在炮制生产中广泛应用新技术,积极推广使用新机械。现介绍几种最常用的饮片炮制机械。

    1994年02期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7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采用砂烫水淬法炮制鸡内金、山甲片探讨

    魏红霞

    <正>目前,炮制鸡内金、山甲片都按《药典》及各地《规范》采用砂烫法,其成品往往出现焦边、砂质较多或饮片未发泡部分较多或色变成火红色而失效,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质量。作者根据实践经验采用砂烫水淬法炮制鸡内金、山甲片取得较满意的效果,借此写一(?)文与(?)商榷。

    1994年02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7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手提木工电刨在中药加工中的应用

    梁熊

    <正>中药水牛角、羚羊角、檀香、降香、苏木等。这类品种因其质地坚硬并且很不规则,不易加工。传统的加工方法大都效率低,费时多,损耗大。如果是采用切片机等较大的机械加工时,由于机械是固定的,而药材原料是活动的,加工时因药材质地坚硬而震动大,不易稳定操作,切片也不易均匀,厚薄不易控制;安全系数不大,并且容易损坏机械的刀片。

    1994年02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2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初膏浓度对醇沉效果的影响

    张赟,柳翠清

    本文以水提取醇沉淀后药液内容物干膏的重量为指标,对比研究了初膏浓度不同时醇沉收膏的情况,结果表明初膏浓度可极显著影响醇沉溶液中干膏的重量。

    1994年02期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1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远红外辐射干燥在我院中药制剂生产中的应用

    武承英,沈爱宗,刘圣

    <正>目前中药制剂的生产仍多为作坊式。其条件差,生产周期长,又半成品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增加了污染机会,产品往往很难达到卫生学标准。有报导通过显微镜涂片观察到中成药存在大量的如枯草芽胞杆菌、链球菌、双球菌、放线菌、酵母菌等化能导养微生物。有人对27种常见中成药抽样检验,分离的霉菌达33种。菌检不合格,影响了中药制剂质量。因此,除加强制剂生产中的卫生管理外,干燥灭菌成为中药制剂生产中的一道重要工序。远红外辐射干燥是近年来为人们所认识并运用的新型干燥灭菌技术,我院使用JS—(?)O型远红外辐射干燥箱对中药制剂的玻璃容器,半成品、成品固体制剂进行干燥灭菌,取得较好效果。

    1994年02期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9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蔷薇红景天的引种栽培技术

    吴维春,丁志国,王福龙

    本文报道了蔷薇红景天Rhodiola rosea L.在辽宁东部山区引种栽培情况,介绍了该植物的分布生境、生物学特性、繁殖方法和栽培技术。

    1994年02期 16-17+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14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袋栽灵芝高产技术研究

    张永林

    <正>近年来灵芝的药用价值愈来愈为人们所重视,国内外市场对灵芝的需求量较大,发展灵芝生产及对其制剂深层次研究是有一定的前景。目前我国栽培灵芝,存在着生物效率低、产量不稳等缺点。为此,笔者对灵芝生产管理作了较系统的研究.现把袋栽赤芝的高产经验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1994年02期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4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应用克线磷防治丹参根结线虫病

    张永清,李岩坤

    <正>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药用根部,是栽培面积较大的药材之一。在栽培过程中,由于条件不适,常常发生多种病虫害,其中根结线虫病是近年来新发现且是传播速度较快的一种疾病。该病是由一种线虫寄生引起的。发病后的丹参植株生长衰弱,发育不良,外形矮小,叶片卷曲,色泽失常,常常产生较大的白色斑块,严重时全株枯萎死亡。对根部来讲则表现为主根细小,须根增多,生有许多大小不等的瘤状或结节状物,红色色素明显减少,产量显著降低,并且外观性状也不符合药用要求,损失很大。下表是我们于1992年经大田统计得到的结果。

    1994年02期 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95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白芷防蛀贮藏一法

    李成东,黄葵

    <正>白芷是一味常用中药材,但难以贮藏,一般2—4年即变为完全无用的虫蛀灰渣,笔

    1994年02期 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6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不同收获期郁金产量比较

    肖杰易,周正,余明安,谢本武,胡慎修

    <正>郁金Curcuma aromtaica Salisb.又名玉京,为姜科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以块根入药。喜气候温暖、日照充足、雨量充沛且分布比较均匀的环境。四川省双流、崇庆等县是主产区之一,通常亩产商品75~100kg,米易县在双流引入种姜,在安宁河谷地带试种,经几年的栽种观察,生长良好,在4月是、中旬栽种,5月上旬抽笋,7月上旬封厢,11月下旬返黄,12月上旬倒苗收获,产量较主产区高,为了探索适宜的收获期,特作了此试验。

    1994年02期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9k]
    [下载次数:48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台湾禁止11种动物制品入药

    <正>台湾“农委会”最近决定,今后将禁止11种濒临绝种的野生动物制品列入中药使用。

    1994年02期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9k]
    [下载次数:4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海带对抗贮藏中药的实验观察

    张昌权,孙以德

    <正>海带咸寒,无毒,无副作用,为我国民众常用菜肴。据报道海带含有多种成分,其提取物对某些细菌有抑制作用。同时干燥的海带又有吸收空气中水分的功能。因此我们在寻找贮藏中药的对抗剂药物中,用海带对抗贮藏中药进行了买验观察,其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994年02期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5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中药拉丁语》公开发行

    王玉玺

    <正>由南京中医学院秦明珠副教授编著的《中药拉丁语》,于1993年12月由东南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是一本介绍中药拉丁语基础知识的专业书籍,内容包括语音、语法、中药命名规则及中药拉丁名辩析等。该书内容丰富,条理清楚,叙述明确,

    1994年02期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3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浅谈中药饮片的贮藏保管

    周锡龙

    <正>中药原药材经加工炮制后的饮片,其组织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给贮藏保管带来一定难度,易发生虫蛀、发霉、泛油、变色、失味、风化等现象,影响中医临床药效。现将笔者多年来在中药饮片贮藏保管实践中的一些体会,略陈管见,供同道讨论。

    1994年02期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9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不同产地大黃中大黃酸的含量比较

    杨连菊,胡世林,李先端

    <正>大黄是常用中药,而且是源于中国的传统良药,它不但受到我国历代医药家的赞誉,并以适应证广、疗效显赫、量多质优而扬名海外。由于地域、气侯、土质不同,其大黄的质量、疗效差异较大,古今药学家认为甘肃、青海一带的掌叶大黄(Rhum palmatum L.)及四川保兴的药用大黄(R.officinale Baill)唐古特大黄(R.tangutium Maxlm ex Balf)质量最好,为道地药材,大量用于出口。但近年来,以陕西陇县、山西天镇县等栽培生产的掌叶大黄,陕西汉中地区、湖北恩施引种的药用大黄,在国内市场上或局部地区作为主流商品行销,且产量也很可观,但质量如何,有必要深入研究。

    1994年02期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228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 ]
  • 神农茶质量标准的研究

    陈国维,陈怡镖,杨卫红,陆志维,关锐坤

    神农茶是由十多种中药加工而成的袋泡茶,对中暑、防治感冒疗效显著。本文研究用薄层色谱法检测神农茶中的岗梅、地胆草作为质量控制的定性标准,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良好。

    1994年02期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0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中药葱的本草考证

    刘晓龙,尚志钧,吴秀清

    <正>一、古代药用葱的原植物考证 葱是一种食药兼用的植物。据本草考察,我国古代药用葱有:茗葱、胡葱、冻葱、汉葱、楼葱等多种。为了探明这些葱的基源,今考证如下:

    1994年02期 29-30+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295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2 ]
  • 石龙芮的本草考证

    王家葵

    <正>在古代文献中,石龙芮常与毛莨、蛇莓、堇草等相混淆,历代本草学家对其原植物的认识亦多分歧,试考其沿革如下。

    1994年02期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345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生药中活性多糖的研究概况

    陈永林,陈沪宁,李允尧,薛风荣

    <正>自七十年代以来,具有生理活性的多糖类成分日渐受到重视,特别是近些年来对多糖的提取、分离、结构测定、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时见报道,笔者拟就近来对多糖的研究做简要概括,供参考。

    1994年02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138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 ]
  • 黄芩、白术安胎辨析

    刘树喜

    <正>自金元医家朱丹溪首倡:“产前安胎,白术、黄芩为要药也。条芩,安胎之圣药也”(《丹溪心法》)以来,黄芩、白术为安胎圣药之说便广为流传,各种本草著作也多有载述,如《本草纲目》黄芩条:“得白术,安胎”。尤其在我们基层工作的众多中医药人员,临证处方,安胎必用之。把“圣药”理解为“必用之良药”。笔者认为,对此种认识实有澄本清源之必要,今辨析如下,不当之处,请同道指正。

    1994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7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马石糖浆的配制及应用体会

    石燕敏

    <正>马石糖浆是我院中医科治疗慢性肠炎、痢疾的经验方,经十余年的临床应用,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其配制方法及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1994年02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拉拉秧水煎洗足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

    孙孟章

    <正>拉拉秧即茜草科多年生蔓生草本植物茜草的地上部分。笔者用本品水煎剂洗足治疗婴幼儿秋季病毒腹泻疗效明显。具体用法如下:

    1994年02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9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瘫复灵冲剂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卢捷

    <正>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易发生于中、老年人,它严重危害着人民健康。因此,防治冠心病、探索治疗冠心病的新药乃是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室研制的脑血康冲剂,治疗冠心病,经临床广泛使用,证明其吸收好,疗效快,总有效率达71%,现报告如下。

    1994年02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英国开设第一家中医门诊部

    <正>英国的第一家中医门诊部在伦敦一家医院正式开业。医务人员利用中草药为患者治疗各种疾病,包括从常见的背疼到艾滋病。

    1994年02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4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抗衰老新药——仙乐雄研究进展

    王晓明

    <正>“仙乐雄”是芜湖市药物研究所根据上海中医学院专家献方,率先研制的一种男性抗衰老特效药。本品具有较强的补肾壮阳,生精益髓,强壮筋骨等功效。对于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或因劳伤过度所造成的中医肾气虚损而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健忘和性神经衰弱,性欲减退等一切虚损症有较好的疗效,是一种理想的男用纯天然荷尔蒙药物。

    1994年02期 3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8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动物虫类中药在癌症临床上的应用新进展

    叶乃卫

    <正>动物虫类中药大多具有很强的毒性,以毒攻毒疗法受到各国医学界重视,动物虫类中药在攻克癌症方面疗效十分显著,日益受到医学家们的青睐,称动物虫类中药是治疗癌症的新曙光。笔者就近年来我国在动物虫类中药在癌症临床上的应用新进展作一介绍,以飨读者。

    1994年02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7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丹皮酚的心血管药理作用

    董华进,王建荣,汪巨峰

    牡丹皮系传统的中医药材,具有驱瘀止血、抗菌消炎、镇静解痉、退热止痛等药理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丹皮酚对心血管系统也有明显的药理作用。本文着重介绍近几年来由牡丹皮提出的活性成分丹皮酚的心血管药理作用研究近况,并对其药理作用的产生和机制进行初步的探讨。

    1994年02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369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 ]
  • 试论中药材混乱现状特点及形成原因(下)

    胡健明

    <正>三、产生、形成中药材混乱的原因 1.历史原因,中药的使用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年代里,由于受自然科学和各种条件的限制,以及时代变迁,药材品种难免不发生一些变异,产生一些混乱。

    1994年02期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5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最早的中医杂志《吴医汇讲》

    <正>我国最早的中医杂志出现在清朝中叶,是著名中医唐大烈所纂辑的《吴医汇讲》。 唐大烈,又名唐笠三,平生精研岐黄之术,常存济世活人之心。他曾任过典狱官,公务之余,常为狱中的囚犯把脉诊病。唐大烈不但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勤于著述。时人称其“学富思深,医林重之”。他所处的年代,正值乾隆盛世,当时江南一带,尤其是苏州地区,名医荟萃,学风正炽,探究祖国医学的气氛很浓。唐氏热心于资料文献的收集整理,作为“扩充学问之一道”。他将征集而来的诸家名医文章汇辑成册,定名《吴医汇讲》,刊行于世,广为传播。

    1994年02期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4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草酸钙结晶在药用植物中的分布规律初步研究

    黄海欣,王子正,钱万章

    <正>存在于药用植物中的草酸钙结晶的形态和存在方式随植物的不同而不同,这对药材的显微鉴别和药用植物的分类有重要意义。关于草酸钙结晶在药用植物中的分布规律已有报导,但在药用植物中的特殊形态及分布规律未见系统报导,笔者根据实际观察结果,参考有关文献,对此作了初步的研究探讨。

    1994年02期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9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对《中国药典·中药彩色图集》中金钱草原植物图的看法

    沈妙法

    <正>金钱草《中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的基源规定为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的干燥全草,而《中药彩色图集》所收载的原植物图,据笔者查阅有关文献,对照本所腊叶标本及原药材标本,认为是报春花科植物聚花过路黄Lysl-machia congestiflora Hemsl.其理由如下:

    1994年02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4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合法期刊均平等

    <正>健康报记者隗春风撰文: 近来,本报接连收到一些读者来信,反映在卫生技术职务晋升考核中,常以发表论文的刊物级别,评价论文的质量和作者的学术水平,并以此作为晋升职称的依据。然而,怎样确定是国家级,还是省级呢?读者询问,我们也不甚清楚。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走访了国家新闻出版署等有关单位。

    1994年02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北京怀柔成为西洋参种植基地

    <正>北京市怀柔县已建成中国最大的西洋参种植地。当地自1975年引种以来,西洋参在怀柔的种植面积已达700亩,年产量达10000余公斤。

    1994年02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3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中国中医学会中药鉴定专业委员会成立简报

    <正>中国中医药学会中药学会1992年12月25日通过的全体委员会纪要,要求尽快组建中药鉴定专业委员会,并提议由胡世林、范崔生、贾敏如三位教授负责筹备。经反复协商,并在本人填写了委员登记表的基础上,提出了初步组成名单,于1993年10月28日在福建省武夷山市正式宣布成立,第二届全国中药鉴定学术讨论会同日开幕。会议期间(10月27—30日),穿插召开了三次委员会会议,考察了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通过了《中国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专业委员会暂行工作条例》和《中药标本之最评选程序》等文件,并根据条例规定的委员条件,由到会的主任、副主任委员进行了委员资格审核,确定了暂由26名委员组成专业委员会(河北、内蒙古、宁夏、青海、新疆、西藏、广东、江苏、海南等省区中药资源丰富,需要鉴定的中药品种繁多,希望放宽名额限制,以便下次换届时能做到每个省(区)和直辖市至少有一名委员,并为港台地区各保留一名委员席位,总计委员数应不少于37名);决议以委员会名义组织编著《中国药材之最与濒危物种图鉴》(暂订名);初步决定下次学术会议于1995年11月或1996年5月在山东召开;建议条件成熟的省、市、自治区在当地中医药学会内组建中药鉴定专业委员会,以推动

    1994年02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2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全国中药药剂研究学术讨论会在西安召开

    段纯厚

    <正>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于1993年11月12~14日,在西安市召开了全国中药药剂研究学术讨论会,参加大会的有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医院,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制药厂以及解放军各单位的代表共计164人。其中医院代表占51%,科研院所代表占27%,大专院校占(?)%,其它单位占5%。大会共收到论文600余篇,经专家评审,录取400余篇,并将论文编辑成会议“论文集”。大会选出98篇论文分专题进行了发言,内容涉及到中药药剂的新方法,新设备,新工艺,新辅料的研究,传统中药药剂的剂型改进研究,质量控制及规格标准的研究,中药药剂的药效学研究,毒理学研究,药动学和生物利用度的研究以及中药药剂的临床研

    1994年02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2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广东中南药厂被国家列为中药饮片改革基地

    吴文

    <正>最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正式发文,将广东中南药厂列为全国中药饮片改革试验基地。

    1994年02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本刊开辟“兴药金桥”专栏

    <正>为了振兴中药事业,推广技术成果,繁荣医药市场,加强信息交流,本刊将开辟“兴药金桥”专栏。您有哪些药材,或药材种苗需售;您有哪些发明专利、新药产品、保健食品、工艺设备待转让;您个人或友人有什么专长、技术,希寻找伯乐;您有哪些新近出版的中药书刊需要介绍征订;您地区或单位急需哪些人才、技术、工艺设备;我们都愿意免费为您服

    1994年02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中国药学会1994年学术会议安排计划

    1994年02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