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韦乃球;杨换春;周玲梅;梁怡;赖奕莹;
目的 探讨白子菜治疗高脂血症(HLP)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网络药理学预测白子菜降血脂的活性成分、潜在核心靶点和信号通路。55只雄性昆明小鼠高脂饲料喂养法复制HLP小鼠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组、白子菜高剂量组(白高组,80 g/kg)、白子菜低剂量组(白低组,40 g/kg),另选10只正常小鼠为空白组。各给药组灌胃相应药物,空白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干预25 d;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T-CHO、TG、LDL-C、HDL-C、AST、ALT、SOD、MDA水平;HE染色、油红O染色法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TNF-α、IL-6、VEGF-A水平;RT-qPCR法检测小鼠肝组织中PPARγ、LXRα、ABCA1、CYP7A1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 网络药理学研究显示,槲皮素、山柰酚、豆甾醇可能是白子菜治疗HLP的关键成分,TNF、IL-6、VEGF-A、PPARG等靶点可能是白子菜治疗疾病的核心靶点,PPARγ信号通路可能是白子菜发挥降血脂作用的主要通路;分子对接显示,关键活性成分与目标靶点结合力较高;动物实验表明,与模型组比较,白高组、白低组小鼠血清中T-CHO、TG、LDL-C、AST、ALT、MDA水平显著降低,HDL-C、SOD水平显著升高,肝脏组织病理情况得到改善,脂质沉积程度减轻;ELISA结果显示,白高组、白低组小鼠血清中TNF-α、IL-6、VEGF-A水平显著降低;RT-qPCR结果显示,白高组、白低组小鼠肝脏中PPARγ、LXRα、ABCA1、CYP7A1 mRNA相对表达量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结论 白子菜可以有效改善HLP模型小鼠血脂水平、肝功能水平,降低氧化应激水平,缓解肝损伤,其机制可能通过上调PPARγ-LXRα-ABCA1/CYP7A1信号通路,促进胆固醇转运、代谢,减轻炎症反应,发挥降脂作用,从而改善HLP。
2025年03期 v.39;No.204 23-3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30K] [下载次数:23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侯兴存;耿亚迪;刘萍;张蕾;伍琳;
目的 探讨芹菜素(APG)对人胃癌细胞HGC-27、MKN-28的增殖、自噬及相关机制的影响。方法 采用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法,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法,细胞增殖荧光探针法检测APG对胃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吖啶橙及嗜酸性染色剂MDC染色观察细胞内酸性细胞器的变化;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LC3B)、p62以及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和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APG显著抑制HGC-27、MKN-28细胞的增殖能力,促进细胞内酸性细胞器的生成。同时诱导细胞内自噬相关蛋白LC3B-表达升高、p62表达降低,加入雷帕霉素(RAPA)后HGC-27细胞p62表达和细胞活力进一步降低。进一步研究发现APG能够降低细胞内p-mTOR及p-STAT3蛋白表达水平。结论 APG抑制HGC-27、MKN-28细胞的增殖并促进自噬发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mTOR及STAT3信号通路有关。
2025年03期 v.39;No.204 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9K] [下载次数:8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冰欣;董晓亮;杨军;潘礼龙;
目的 观察大黄(Rheum)对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HLAP)中肠道炎症加剧的影响,并探究其对白介素-17(IL-17)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 采用P-407和雨蛙素联合诱导HLAP小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HLAP组和Rheum低、中、高剂量组(Rheum 0.25、0.5、1 g/kg)。成功建立模型后,首先进行肠道通透性检测,之后分别收集各组小鼠的血清和结肠组织。结肠组织分别用于石蜡包埋进行病理学评分和RNA-seq分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IL-6、IL-1β和TNF-α以及IL-17、趋化因子1(CXCL1)、趋化因子2(CXCL2)、脂多糖(LPS)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小鼠相比,HLAP小鼠血清炎症因子IL-6、IL-1β和TNF-α水平显著上升,而大黄处理HLAP组小鼠能够降低其表达水平(P < 0.001)。与HLAP组小鼠相比,大黄组小鼠的结肠病理指征明显改善,并且恢复了肠道通透性(P < 0.001)。RNA-seq分析进一步显示,HLAP小鼠结肠中IL-17信号通路高度激活,并且通路通过驱动CXCL1、CXCL2、IL-6和G-CSF等炎症因子的表达,促进中性粒细胞募集和全身炎症反应,而大黄显著降低了这些下游炎症因子的血清水平(P < 0.001)。结论 IL-17通路在HLAP中显著上调,大黄通过抑制IL-17通路缓解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引起的肠道损伤。
2025年03期 v.39;No.204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4K] [下载次数:7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金雨;张紫萦;郑秀茜;曹雪;姜波;
目的 研究舒更解郁方通过Nrf2/HO-1信号通路对围绝经期抑郁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舒更解郁方低、中、高剂量组和逍遥散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均进行双侧卵巢摘除结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建立大鼠围绝经期抑郁模型,同时连续灌胃给药28 d。旷场实验、糖水偏好实验评价大鼠抑郁样行为;尼氏染色观察海马区神经元和尼氏小体形态;ELISA法测定海马ROS、MDA和GSH-Px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下丘脑GnRH、ERα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Nrf2、HO-1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舒更解郁方中、高剂量组大鼠相对静止时间明显减少,糖水偏好系数升高(P<0.01);神经元细胞和尼氏小体形态、数量得到明显改善;大鼠海马ROS、MDA、Nrf2、HO-1蛋白表达降低,GSH-Px表达增多(P<0.01);下丘脑中GnRH含量降低,ERα含量升高(P<0.05,P<0.01)。结论 舒更解郁方可通过调节Nrf2/HO-1信号通路,减少氧化应激的累积从而减轻围绝经期抑郁大鼠氧化应激损伤治疗围绝经期抑郁。
2025年03期 v.39;No.204 4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14K] [下载次数:14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余彦彤;韩荣荣;丁振涛;洪燕;韩燕全;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预测干姜-五味子药对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TCMSP数据库收集药材成分并补充知网文献中关键成分;Cytoscape 3.10.1软件构建网络图得主要活性成分;STRING平台建立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对关键的靶点GO和KEGG分析;Autodock Dock和Pymol对排名前十的靶点与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最后通过体外实验验证其抗哮喘作用机制。结果 网络药理筛选得到6个核心活性成分、8 676个疾病靶点,关键成分为6-姜酚和五味子乙素。排名前10的关键靶点有STAT3、TP53、EGFR、HSP90AA1、CASP3、SRC、ESR1、MTOR、PTGS2、MAPK3等。KEGG通路富集显著的是癌症通路及PI3K/AKT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良好。验证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6-姜酚和五味子乙素两种化合物联用对脂多糖(LPS)诱导的16HBE细胞增殖抑制效果最为显著,并抑制PI3K、AKT蛋白的表达。结论 该研究初步表明6-姜酚及五味子乙素可能是治疗哮喘的活性成分,而PI3K/AKT信号通路可能是其主要作用途径。
2025年03期 v.39;No.204 4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36K] [下载次数:15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