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与饲养

  • 配方施肥对白芷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陈明菊;黄升;赵峻;李昌科;游双思;王鑫鑫;赵宇扬;陈兴福;

    目的 通过探索配方施肥对遂宁地区白芷种子质量和产量的影响,找出适宜该地区优质白芷种子培育的施肥配方。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在白芷生长发育过程中进行3次施肥处理,2023年7月采收,对白芷种子的产量和质量指标进行测定,通过正交试验分析和方差分析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获得最优施肥组合方案。结果 经试验,不同施肥配方显著影响了白芷种子的产量和质量,方差分析发现氮磷钾肥对白芷种子产量具有极显著影响,硼肥、铁肥对白芷种子的质量具有显著影响。结论 综合比较白芷种子的产量与质量后,以硼肥0.014 6 kg/667 m~2、铁肥0.050 kg/667 m~2、锌肥0.006 5 kg/667 m~2、氮磷钾肥33.55 kg/667 m~2为白芷种子培育的最优施肥组合方案。

    2025年03期 v.39;No.204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0K]
    [下载次数:7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不同非生物胁迫对金银花花蕾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的影响

    李万;叶蕾;王哲;赵永平;

    目的 研究金银花花蕾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在不同非生物胁迫条件下的变化,为提高金银花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金花3号”金银花品种为研究材料,以正常环境下生长的花蕾为对照,分析高温、低温、NaCl、甘露醇、PEG6000和LiCl胁迫处理对花蕾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的影响。结果 通过检测绿原酸含量发现,与对照组相比,高温、NaCl和甘露醇处理分别使金银花花蕾中的绿原酸含量降低63.3%、25.1%和37.1%,PEG6000和LiCl处理则分别使绿原酸含量增加80.2%和68.4%,而低温胁迫则能够使绿原酸含量增加506.9%。通过检测木犀草苷含量发现,与对照组相比,高温、甘露醇和LiCl处理分别使金银花花蕾中的木犀草苷含量降低68.3%、45.6%和8.7%,低温、NaCl和PEG6000处理则分别使木犀草苷含量增加14.5%、41.0%和5.9%。结论 不同胁迫处理会对金银花花蕾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造成不同影响。相比于正常环境,高温和甘露醇处理会同时降低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但低温和PEG6000处理均能够同时提高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低温和PEG6000处理可作为提升金银花品质的有效方法。

    2025年03期 v.39;No.204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1K]
    [下载次数:12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资源与鉴定

  • 霍山石斛营养成分分析与营养价值评价

    孙云开;张辰辰;杨光;田科;李颖;

    目的 对霍山石斛中主要营养成分进行检测,系统评价霍山石斛营养价值。方法 对霍山石斛的一般营养物质、17种氨基酸、9种矿物元素和10种维生素依照标准方法进行含量检测,并对霍山石斛的营养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霍山石斛一般营养成分丰富,灰分、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与常见根及根茎类食品相似,膳食纤维含量较高,脂肪含量较低。霍山石斛矿物元素含量丰富,常量元素以钾和镁含量最高,微量元素以铁和锌含量最高。维生素以B族维生素占比最高。氨基酸种类丰富,富含17种氨基酸,水解氨基酸以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占比最高;游离氨基酸以精氨酸和丝氨酸占比最高,鲜味氨基酸和苦味氨基酸最突出。结论 霍山石斛矿物元素含量高,富含粗多糖、氨基酸和VB,营养价值丰富,具有作为药食同源物质开发的潜力。

    2025年03期 v.39;No.204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4K]
    [下载次数:10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自然铜XRD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其质量评价

    罗穆祥;李国卫;孙冬梅;刘燎原;陈向东;邓香华;梁小婕;汤杰豪;何嘉莹;潘礼业;魏凤环;

    目的 建立自然铜X射线衍射(XRD)指纹图谱,完善自然铜药材及饮片质量评价方法。方法 采用XRD技术分析自然铜样品粉末,对分析结果进行层次聚类分析(HCA)及相似度评价,以对不同自然铜样品质量进行整体评价;同时基于主成分分析(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两者质量差异特征标志峰进行预测。结果 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建立了含18个特征峰的自然铜XRD指纹图谱,且27批自然铜样品XRD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00,自然铜药材主要含有FeS_2及FeO(OH)两种物相成分。HCA及PCA结果表明XRD指纹图谱可区分不同性状自然铜样品,同时不同产地自然铜间也存在差异;OPLS-DA结果表明,峰9、4、1、5、11可能是影响不同外观性状自然铜的差异性标志峰;通过对比自然铜煅制前后XRD图谱变化,显示自然铜生品及煅品图谱存在较大差异,可据此区分两者。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稳定、可行的XRD指纹图谱鉴定与分析方法,为自然铜品种鉴定及药材质量评价提供有效依据。

    2025年03期 v.39;No.204 1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1K]
    [下载次数:9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药理

  •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动物实验探讨白子菜治疗高脂血症的作用机制

    韦乃球;杨换春;周玲梅;梁怡;赖奕莹;

    目的 探讨白子菜治疗高脂血症(HLP)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网络药理学预测白子菜降血脂的活性成分、潜在核心靶点和信号通路。55只雄性昆明小鼠高脂饲料喂养法复制HLP小鼠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组、白子菜高剂量组(白高组,80 g/kg)、白子菜低剂量组(白低组,40 g/kg),另选10只正常小鼠为空白组。各给药组灌胃相应药物,空白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干预25 d;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T-CHO、TG、LDL-C、HDL-C、AST、ALT、SOD、MDA水平;HE染色、油红O染色法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TNF-α、IL-6、VEGF-A水平;RT-qPCR法检测小鼠肝组织中PPARγ、LXRα、ABCA1、CYP7A1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 网络药理学研究显示,槲皮素、山柰酚、豆甾醇可能是白子菜治疗HLP的关键成分,TNF、IL-6、VEGF-A、PPARG等靶点可能是白子菜治疗疾病的核心靶点,PPARγ信号通路可能是白子菜发挥降血脂作用的主要通路;分子对接显示,关键活性成分与目标靶点结合力较高;动物实验表明,与模型组比较,白高组、白低组小鼠血清中T-CHO、TG、LDL-C、AST、ALT、MDA水平显著降低,HDL-C、SOD水平显著升高,肝脏组织病理情况得到改善,脂质沉积程度减轻;ELISA结果显示,白高组、白低组小鼠血清中TNF-α、IL-6、VEGF-A水平显著降低;RT-qPCR结果显示,白高组、白低组小鼠肝脏中PPARγ、LXRα、ABCA1、CYP7A1 mRNA相对表达量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结论 白子菜可以有效改善HLP模型小鼠血脂水平、肝功能水平,降低氧化应激水平,缓解肝损伤,其机制可能通过上调PPARγ-LXRα-ABCA1/CYP7A1信号通路,促进胆固醇转运、代谢,减轻炎症反应,发挥降脂作用,从而改善HLP。

    2025年03期 v.39;No.204 23-3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30K]
    [下载次数:23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芹菜素调节mTOR及STAT3信号通路对人胃癌细胞增殖及自噬的影响

    侯兴存;耿亚迪;刘萍;张蕾;伍琳;

    目的 探讨芹菜素(APG)对人胃癌细胞HGC-27、MKN-28的增殖、自噬及相关机制的影响。方法 采用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法,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法,细胞增殖荧光探针法检测APG对胃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吖啶橙及嗜酸性染色剂MDC染色观察细胞内酸性细胞器的变化;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LC3B)、p62以及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和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APG显著抑制HGC-27、MKN-28细胞的增殖能力,促进细胞内酸性细胞器的生成。同时诱导细胞内自噬相关蛋白LC3B-表达升高、p62表达降低,加入雷帕霉素(RAPA)后HGC-27细胞p62表达和细胞活力进一步降低。进一步研究发现APG能够降低细胞内p-mTOR及p-STAT3蛋白表达水平。结论 APG抑制HGC-27、MKN-28细胞的增殖并促进自噬发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mTOR及STAT3信号通路有关。

    2025年03期 v.39;No.204 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9K]
    [下载次数:8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黄通过抑制IL-17通路缓解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引起的肠道损伤研究

    王冰欣;董晓亮;杨军;潘礼龙;

    目的 观察大黄(Rheum)对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HLAP)中肠道炎症加剧的影响,并探究其对白介素-17(IL-17)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 采用P-407和雨蛙素联合诱导HLAP小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HLAP组和Rheum低、中、高剂量组(Rheum 0.25、0.5、1 g/kg)。成功建立模型后,首先进行肠道通透性检测,之后分别收集各组小鼠的血清和结肠组织。结肠组织分别用于石蜡包埋进行病理学评分和RNA-seq分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IL-6、IL-1β和TNF-α以及IL-17、趋化因子1(CXCL1)、趋化因子2(CXCL2)、脂多糖(LPS)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小鼠相比,HLAP小鼠血清炎症因子IL-6、IL-1β和TNF-α水平显著上升,而大黄处理HLAP组小鼠能够降低其表达水平(P < 0.001)。与HLAP组小鼠相比,大黄组小鼠的结肠病理指征明显改善,并且恢复了肠道通透性(P < 0.001)。RNA-seq分析进一步显示,HLAP小鼠结肠中IL-17信号通路高度激活,并且通路通过驱动CXCL1、CXCL2、IL-6和G-CSF等炎症因子的表达,促进中性粒细胞募集和全身炎症反应,而大黄显著降低了这些下游炎症因子的血清水平(P < 0.001)。结论 IL-17通路在HLAP中显著上调,大黄通过抑制IL-17通路缓解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引起的肠道损伤。

    2025年03期 v.39;No.204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4K]
    [下载次数:7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舒更解郁方通过调节Nrf2/HO-1信号通路对围绝经期抑郁的作用机制研究

    刘金雨;张紫萦;郑秀茜;曹雪;姜波;

    目的 研究舒更解郁方通过Nrf2/HO-1信号通路对围绝经期抑郁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舒更解郁方低、中、高剂量组和逍遥散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均进行双侧卵巢摘除结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建立大鼠围绝经期抑郁模型,同时连续灌胃给药28 d。旷场实验、糖水偏好实验评价大鼠抑郁样行为;尼氏染色观察海马区神经元和尼氏小体形态;ELISA法测定海马ROS、MDA和GSH-Px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下丘脑GnRH、ERα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Nrf2、HO-1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舒更解郁方中、高剂量组大鼠相对静止时间明显减少,糖水偏好系数升高(P<0.01);神经元细胞和尼氏小体形态、数量得到明显改善;大鼠海马ROS、MDA、Nrf2、HO-1蛋白表达降低,GSH-Px表达增多(P<0.01);下丘脑中GnRH含量降低,ERα含量升高(P<0.05,P<0.01)。结论 舒更解郁方可通过调节Nrf2/HO-1信号通路,减少氧化应激的累积从而减轻围绝经期抑郁大鼠氧化应激损伤治疗围绝经期抑郁。

    2025年03期 v.39;No.204 4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14K]
    [下载次数:14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外实验探讨干姜-五味子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

    余彦彤;韩荣荣;丁振涛;洪燕;韩燕全;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预测干姜-五味子药对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TCMSP数据库收集药材成分并补充知网文献中关键成分;Cytoscape 3.10.1软件构建网络图得主要活性成分;STRING平台建立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对关键的靶点GO和KEGG分析;Autodock Dock和Pymol对排名前十的靶点与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最后通过体外实验验证其抗哮喘作用机制。结果 网络药理筛选得到6个核心活性成分、8 676个疾病靶点,关键成分为6-姜酚和五味子乙素。排名前10的关键靶点有STAT3、TP53、EGFR、HSP90AA1、CASP3、SRC、ESR1、MTOR、PTGS2、MAPK3等。KEGG通路富集显著的是癌症通路及PI3K/AKT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良好。验证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6-姜酚和五味子乙素两种化合物联用对脂多糖(LPS)诱导的16HBE细胞增殖抑制效果最为显著,并抑制PI3K、AKT蛋白的表达。结论 该研究初步表明6-姜酚及五味子乙素可能是治疗哮喘的活性成分,而PI3K/AKT信号通路可能是其主要作用途径。

    2025年03期 v.39;No.204 4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36K]
    [下载次数:16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成分与质量

  • 基于UPLC-Q-Exactive-Orbitrap-MS技术分析颈复康颗粒化学成分及入血成分

    张诗芸;冯欣;王鹏;叶婉婷;白阳;张娜;孙毅坤;

    目的 分析颈复康颗粒的主要化学成分和入血原型成分。方法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UPLC-Q-Exactive-Orbitrap-MS)技术,结合现有文献研究,对目标化合物二级质谱特征碎片离子进行比对确认,鉴定颈复康颗粒的化学成分;给予大鼠颈复康颗粒后,在其血浆中检测原型成分。结果 从颈复康颗粒中共鉴定96个化学成分,其中苯丙素类化合物5个、萜类化合物10个、生物碱类化合物9个、黄酮类化合物27个、有机酸类化合物9个以及其它化合物36个。在血浆中鉴定入血原型成分15个,其中苯丙素类化合物1个、萜类化合物2个、生物碱类化合物3个、黄酮类化合物4个以及其它化合物5个。结论 本研究较为全面地解析了颈复康颗粒的体外化学成分和入血原型成分,为颈复康颗粒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进一步开发利用和质量标准提升提供了参考。

    2025年03期 v.39;No.204 55-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2K]
    [下载次数:28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民族药珠芽艾麻HPLC指纹图谱建立及5种成分含量测定研究

    温海成;韩林彤;谢澳;苏永精;吴秋梅;陆海琳;

    目的 建立珠芽艾麻的HPLC指纹图谱及5种成分含量测定方法,为其质量控制及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HPLC法建立珠芽艾麻指纹图谱,并进行峰归属和聚类分析(CA),同时测定原儿茶酸、原儿茶醛、绿原酸、对香豆酸、山柰素-3-O-α-L-鼠李糖基-7-O-L-鼠李糖苷的含量。结果 建立了13个不同产地珠芽艾麻HPLC指纹图谱,共确定了17个共有峰,相似度为0.454 ~ 0.976,并指认了其中5个色谱峰(原儿茶酸、原儿茶醛、绿原酸、对香豆酸、山柰素-3-O-α-L-鼠李糖基-7-O-L-鼠李糖苷),线性系数均在0.999以上,平均回收率为98.37% ~ 102.24%,RSD在2.04% ~ 2.53%之间,CA结果显示不同产地珠芽艾麻分成2类。13批样品中5个成分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001 2 ~ 0.029 9、0.000 7 ~ 0.009 1、0.001 2 ~0.058 7、0.001 2 ~ 0.010 8、0.003 4 ~ 0.799 1 mg/g。结论 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靠,可为民族药珠芽艾麻质量控制及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2025年03期 v.39;No.204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7K]
    [下载次数:14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制剂与工艺

  • 宣肺化痰止咳方煮散剂煎煮工艺研究

    祁俊;金润泽;陈心雨;凌骢;年四辉;周凌云;

    目的 优化宣肺化痰止咳方煮散剂的煎煮工艺。方法 以有效成分盐酸麻黄碱及柚皮苷含量为考察指标,运用HPLC法测定其含量。利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对煮散剂的制备工艺及临床应用剂量进行探索。结果 以柚皮苷和盐酸麻黄碱含量为考察标准,宣肺化痰止咳方煮散剂最优煎煮工艺为将原药材粉碎至10~14目,加14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沸腾30 min,过滤,合并滤液得煮散剂,该工艺条件下柚皮苷和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工艺。3/5原汤剂剂量煮散与原汤剂中麻黄碱及柚皮苷的含量相似,推荐为煮散剂临床使用剂量。结论 该研究能够为该煮散剂的临床应用及质量标准的建立奠定基础。

    2025年03期 v.39;No.204 68-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7K]
    [下载次数:9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响应面法结合BP神经网络优化天麻眩晕宁颗粒中挥发油包合工艺

    李艳芳;邱大伟;魏瑞霞;黄孟秋;肖杰;关永霞;

    目的 优化天麻眩晕宁颗粒挥发油包合工艺。方法 利用高剪切法制备包合物,以包封率、包合物收率为指标,熵权法确定权重系数,并计算综合评价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包合工艺;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验证并预测最佳制备工艺。结果 高剪切法得到的最佳制备工艺为β-CD与挥发油的质量体积比为8∶1,水与β-CD的质量比为3∶1,剪切速度为12 000 r/min,包合时间为5 min。包合前后挥发油中各成分基本无变化。BP神经网络预测与实际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响应面法结合BP神经网络优化的挥发油包合工艺稳定可行,具有良好的包封率和包合物收率,可为挥发油包合产业化提供科学依据。

    2025年03期 v.39;No.204 7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1K]
    [下载次数:9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文献研究

  • 浙产铁皮石斛道地性源流考

    杨蓓蕾;徐靖;熊晖;胡凌娟;郑亚鑫;李明焱;李振皓;

    目的 为浙产铁皮石斛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文献结合现代研究,对浙产铁皮石斛道地药材形成进行本草考证和历史文献考实,从基原、产地、采收、加工、质量评价等方面对浙产铁皮石斛道地药材形成进行考证。结果 浙产铁皮石斛可追溯至宋代,明清时期铁皮石斛开始有种植、采收、加工等记录,而浙江也逐步发展为铁皮石斛的道地产区。结论 浙江作为铁皮石斛道地产区,浙产铁皮石斛道地药材的形成与其采收、加工等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

    2025年03期 v.39;No.204 80-83+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1K]
    [下载次数:6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CiteSpace对姜黄素和白藜芦醇辐射防护的可视化分析

    李佳慧;李廷洋;刘扬;陶铭;尚海花;李祎亮;侯文彬;

    目的 利用CiteSpace软件对近20年姜黄素和白藜芦醇辐射防护领域的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探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热点。方法 数据源为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经过去重和筛选的与辐射损伤相关的姜黄素、白藜芦醇研究的200篇和201篇文献。基于CiteSpace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年发文量、关键词和关键词聚类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两者的年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体外、氧化应激、电离辐射等方面都是姜黄素和白藜芦醇辐射防护领域的研究热点,DNA损伤、突变和Nrf2是姜黄素辐射防护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基因表达、放射保护剂是白藜芦醇辐射防护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结论 近20年,研究者在姜黄素和白藜芦醇辐射防护领域开展了积极探索,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在不断延伸,推动了辐射防护药物的开发和应用。

    2025年03期 v.39;No.204 8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64K]
    [下载次数:11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厚朴化学成分与炮制工艺研究进展

    张转转;张文森;曾元宁;匡海学;王秋红;

    厚朴主要含有酚类、挥发油、生物碱、苷类等成分,其中厚朴酚及和厚朴酚是厚朴的代表性成分。古代和现代炮制工艺中姜用量一般为10%,炒制温度一般为120 ℃,研究发现炮制后酚类成分含量升高,挥发油含量减少,酚苷类含量下降,生物碱含量升高,但基于炮制工艺参数的不同以及分析方法等条件的不同,化学成分变化不尽相同,可见厚朴炮制工艺参差不齐。通过综述厚朴主要化学成分、炮制工艺及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变化规律研究进展,以期为厚朴的质量标准提高提供参考。

    2025年03期 v.39;No.204 9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3K]
    [下载次数:19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甘麦大枣汤治疗产后抑郁症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董文洁;李岩;王慧霞;李艳青;贾凯薇;李天硕;买梦真;

    甘麦大枣汤具有和中缓急、养心安神的功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沮丧、情绪低下等临床症状,且具有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等优势,在临床应用中取得良好疗效。同时关于甘麦大枣汤作用机制的研究也在不断发展与深入,研究表明,本方治疗产后抑郁症(PPD)可能通过优化HPA轴功能、调节神经递质水平、促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分泌、抑制细胞凋亡等多途径发挥作用,从多靶点达到治疗产后抑郁的目的。但现有研究存在样本量小、实验方案不统一、疗效评判标准不一致等问题,还需进一步完善,对本方的机制探讨也需更加深入。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甘麦大枣汤治疗产后抑郁的现代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进行系统总结,以期为甘麦大枣汤后期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新思路。

    2025年03期 v.39;No.204 98-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3K]
    [下载次数:19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投稿须知

    <正>《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RCCSE中国高职高专成高院校学报类核心期刊(A)、中国职业高等院校期刊AMI综合评价职院刊核心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及国内多家数据库收录。本刊以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为宗旨,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普及与提高并进的办刊理念,报道中药现代化研究新成果,打造与时俱进的学术交流平台。主要栏目设置有:栽培与饲养、资源与鉴定、药理、成分与质量、制剂与工艺、临床中药、文献研究、综述等。其中,“资源与鉴定”栏目是安徽省期刊特色栏目。

    2025年03期 v.39;No.204 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3K]
    [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